毕业的实习报告

时间:2024-06-11 02:16:06
【精品】毕业的实习报告范文集合5篇

【精品】毕业的实习报告范文集合5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毕业的实习报告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毕业的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说明

(1)实习时间:20xx年2月25日至20xx年4月25日

(2)实习地点:铜陵市喜事多婚庆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3)实习性质:毕业实习

二、实习单位简介

铜陵市喜事多婚庆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LED灯、电子皮带秤、商用钢管、投影设备、电容器等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的专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坐落于江南山水之城———安徽省铜陵市。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金、银、铜、铁、锡、姜.、蒜、麻构成了铜陵八宝之地。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个被人们称道的事情,那就是这里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聚丙烯薄膜生产基地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电容器及其原材料生产的产业链。铜陵市喜事多婚庆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喜事多婚庆设备制造从一成立便充分吸吮着古朴厚重青铜文化养份,又融入了熔旧铸新的现代气息,构成了产品皆人品的企业文化理念。

三、实习环境

实习期间,我在实习工厂的生产一线工作,生产线主要从事于在生产第一线电容器。在一个月内了解和认识电容器的各个零件名称、作用及其装配时应注意的事项。该部门部长1名,主管1名,装配工100名。车间的各个生产线有组长1名,技术员1名。每个生产小组有生产员工20多名左右。

四、实习过程

(1)了解过程

刚进入车间的时候,车间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车间里的工作环境不是很好,呈现在眼前的一幕幕让人的心中不免有些茫然,但又充满好奇,即将在这较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第一天进入车间开始工作时,所在小组的组长给我安排工作任务,分配给我的任务铝电解电容器的组装,我按照技术员教我的方法及工艺要求,运用操作工具开始慢慢学着装配,在加工的同时注意操作流程及有关注意事项等。毕业实习的第一天,我就在这初次的工作岗位上组装铝电解电容器,体验首次在社会上工作的感觉。在工作的同时慢慢熟悉车间的工作环境,并对电容器有了初步的了解。

对初次到社会上去工作的学生来说,对社会的了解以及对工作单位各方面情况的了解都是甚少陌生的。一开始我对车间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

程及工作中的的相关注意事项等都不是很了解,于是我便阅读实习单位下发给我们的员工手册,向小组里的员工同事请教了解工作的相关事项,通过他们的帮助,我对车间的情况、电容器的各种零件作用及装配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车间的工作实行一班制,工作时间段为:早上8:00至晚上17:00。公司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该上、下班制度。

(2)摸索过程

对车间里的环境有所了解熟悉后,开始有些紧张和好奇的心开始慢慢平静下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铝电解电容器是有极性的电容器,它的正极板用铝箔,将其浸在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铝箔表面上便生成一层三氧化二铝薄膜,其厚度一般为0.02—0.03μm。这层氧化膜便是正、负极板间的绝缘介质。电容器的负极是由电解质构成的,电解液一般由硼酸、氨水、乙二醇等组成。为了便于电容器的制造,通常是把电解质溶液浸渍在特殊的纸上,再用一条原态铝宿与浸过电解质溶液的纸贴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比较方便地在原态铝箔带上引出负极,将上述的正、负极按其中心轴卷绕,便构成了铝电解电容器的芯子,然后将芯子放入铝外壳封装,便构成了铝电解电容器。为了保持电解质榕液不泄漏、不干涸,在铝外壳的口部用橡胶塞进行密封。为了获得较大的电容量且体积又要小,在正极铝箔的一面用化学腐蚀方法形成凸凹不平的表面,使电极的表面积增大,从而使电容量增加。铝电解电容器之所以有极性,是因为正极板上的氧化铝膜具有单向导电性,只有在电容器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负极接电源的负极时,氧化铝膜才能起到绝缘介质的作用。如果将铝电解电容器的极性接反,氧化铝膜就变成了导体,电解电容器不但不能发挥作用,还会因有较大的电流通过,造成过热而损坏电容器。为了防止铝电解电容器在使用时发生意外爆炸事故,一般在铝外壳的端面压制有向槽式的机械薄弱环节,一旦电解电容器内部压力过高,薄弱环节的沟槽便会开裂,进行世压防爆。铝电解电容器虽然有极性,但如果在结构和工艺上采用新方法,也可以制成无极性的电解电容器。

在工作期间有些装配工位的装配难度较大。刚开始加组装起来还真棘手,装配效率不高,装配后有时出现错误等问题。需要反修,于是我便向小组里的员工同事请教,询问一些简单快速的装配操作方法与技巧。运用他们介绍的操作方法技巧慢慢学着在难装配的工位上装配,极大的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也要不断摸索出装配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悟出了一些零件在加工和设计中应该给于关注的地方。

(3)实际操作

经过一段时间装配和对零件作用的学习,我对车间电容器的装配、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在设计零件时应注意事项已有了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与熟悉。对有些相关的型号也比较熟悉了,对在装配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也有所提高了,装配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上班期间,听从小组长的安排,接受小组长分配的工作任务,在自己的工作的工位认真地进行操作。当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和困难时,先自己尝试着去解决,而当问题较大自己独自难以解决时,则向小组长、技术员反映

情况,请求他们帮助解决。但我也时时刻刻学着运用他们的方法与技巧去处理些稍简单的问题,逐渐提高自己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不断摸索出解决装配小问题的方法途径。这样从而让我在工作时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对工作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五、实习期工作总结和收获

实习期间,我对实习工厂的电容器的装配生产线、电容器设计的整个操作流程有了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和熟悉。虽然实习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没有很大的关系,但实习中,我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学习了很多学校以外的知识,甚至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这为我以后的工作学习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实习的那段时间,让我体会到从工作中再学习的艰难性。每天较早就要上班工作,晚上较晚才下班回宿舍,深感疲惫,很难有精力能再静下心来看书。学校的时光是美好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学校时间,度过我们大学四年的最后几个月。

此次毕业实习,我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处理简单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了与员工同事相处沟通的有效方法途径。同时我体验到了社会工作的艰苦性,通过实习,让我在社会中磨练了下自己,也锻炼了下意志力,训练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实践技能。积累了社会工作的简单经验,为以后工作也打下了一点基础。

六、致谢

感谢铜陵 ……此处隐藏9814个字……

湿法生产的特点将生料制成含水32%~36%的料浆,在回转窑内将生料浆烘干并烧成熟料。湿法制备料浆,粉磨能耗较低,约低30%,料浆容易混匀,生料成分稳定,有利于烧出高质量的熟料。但球磨机易磨件的钢材消耗大,回转窑的熟料单位热耗比干法窑高20xx~2931Kj/kg(500~700kcal/kg),熟料出窑温度较低,不宜烧高硅酸率和高铝氧率的熟料。

半干法生产的特点将干生料粉加10%~15%水制成料球入窑煅烧称半干法,带炉篦子加热机的回转窑又称立波尔窑和立窑都是用半干法生产。国外还有一种将湿法制备的料浆用机械方法压滤脱水,制成含水19%左右的泥段再入立波尔窑煅烧,称为半湿法生产。半干法入窑物料的含水率降低了,窑的熟料单位热耗也可比湿法降低837~1675kJ/kg(200~400kcal/kg)。由于用炉篦子加热机代替部

分回转窑烘干料球,效率较高,回转窑可以缩短,如按窑的单位容积产量计算可以提高2~3倍。但半干法要求生料应有一定的塑性,以便成球,使它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加热机机械故障多,在我国一般煅烧温度较低,不宜烧高质量的熟料。

干法生产的特点干法是将生料粉直接送入窑内煅烧,入窑生料的含水率一般仅1%~2%,省去了烘干生料所需的大量热量。以前的干法生产使用的是中空回转窑,窑内传热效率较低,尤其在耗热量大的分解带内,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干法中空窑的热效率并没有多少改善。干法制备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匀,影响熟料质量,因此40~50年代湿法生产曾占主导地位。50年代出现了生料粉空气搅拌技术和悬浮预热技术,60年代初诞生了预分解技术,原料预均化及生料质量控制技术。现在干法生产完全可以制备出质量均匀的生料,新型的预分解窑已将生料粉的预热和碳酸盐分解都移到窑外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热效率高,减轻了回转窑的负荷,不仅热耗低使回转窑的热效率由湿法窑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又使窑的生产能力得以扩大,目前的标准窑型为3000t/d,最大的10000t/d700t/d,1000t/d,20xxt/d,4000t/d的几种规格,逐步向大型方向发展。预分解窑生料预烧得好,窑内温度较高,熟料冷却速度快,可以烧高硅酸率,高饱和比以及高铝氧率的熟料,熟料强度高,因此现在将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统称为新型干法窑,或新型干法生产线,新型干法生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新型干法窑规模大,投资相对较高,对技术水平和工业配套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如条件不具备则难以正常发展。

具体的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原料预均化

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3、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4、 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5、 预热分解

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6、物料分散

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

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7、气固分离

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8、预分解

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移到分解炉内进行;燃料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有利于生产大型化;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得到优化。因而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及特点。

五、实习收获与体会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这短暂的一个月中,使我从理论到实践上的一个飞跃,这次实习,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实践的重要性,理论无论多么熟悉,但是缺乏了实践的理论是行不通的,现在终于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含义。这次实习让我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对水泥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生产组织机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完全衔接起来,熟悉了水泥材料的具体生产过程,掌握水泥生料的形成过程,掌握各种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感性知识和时间基础,同时对认识社会,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有很 大帮助,增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培养了我们进行生产实践的技能,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在学校我们学到的很多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从考试到学习,都是围绕书本的理论知识展开的,这一次的实习,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想问题,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去亲手操作,实践,这个过程使得我觉得自己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我更加明白了,其实我的电工之路还是很漫长的,还有着很多很多的东西我没有接触过,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现在才真切的体会到。

实习的时候的确觉得很累,而且从理论到实践的这个过程并不想想象的那样简单,从开始就不断地遇到问题和困难,但是这样更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如何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许多事情经过了自己去想,有思考,有实践,就会有收获,收获就意味着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了提高。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是我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的一次尝试。

《【精品】毕业的实习报告范文集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