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导游词15篇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贵州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贵州导游词1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贵州龙”的故乡——兴义!
我是导游,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贵州龙”的踪迹,畅游三叠纪世界。
在这里,您将观赏到生活在亿万年前,形态逼真、生动清晰的“贵州龙”、海百合等古生物化石群;了解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体味远古时代肃穆幽深的意境,产生沧海桑田、万股永恒的无限遐想。在中生代三叠纪时期,兴义是一望无际的海洋,生活着大量的“贵州龙”,经过地球的沧海桑田,“贵州龙”就被凝固在层层的灰岩、页岩里,形成了化石。
“贵州龙化石”是怎样发现的呢?什么是贵州龙动物群?它具有什么科学价值?贵州龙是恐龙吗?这些问题,我们来一边参观,一边揭秘:
据清咸丰五年碑文记载,明、清时期,绿荫村民发现山上有化石像龙,便将其视为龙山,是布依寨的龙脉,风水。咸同年间,村民集资十千文,植树造林,立乡规民约,加以保护,一百多年来,石漠化的石山绿树成荫,古生物化石得到完好保存。
1957年7月,原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胡承志,在兴义顶效镇绿荫村的三叠纪地层中,采集到7件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标本,随后贵州省博物馆曹泽田先生在该地同一地层中采集到8件化石标本。上述两批标本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所长杨钟健院士鉴定后,于1958年发表科研论文,这些标本中的动物是距今2。4亿年前的中三叠纪时期的水生爬行动物,归属肿肋龙亚目肿肋龙科的一个新属种,已经灭绝。属首次发现,具有世界科学意义,特以发现者的姓氏和发现地贵州命名“胡氏贵州龙”,简称“贵州龙”。兴义因发现世界罕见的“贵州龙”化石被称为“贵州龙的故乡”,声明远播,成为贵州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
此后的数十年内,我国南方海相地层中不断发现同一科目的各种动物群,科学家们都将其归属于“贵州龙”动物群;除顶效绿荫村发现贵州龙动物群外,在乌沙、盘县、龙广等地,都曾发现贵州龙动物群化石。经专家鉴定归属的有:爬行类、鱼类、棘皮门类、节肢动物类等,另尚有10余种化石待专家进一步研究定名,“贵州龙动物群”已成为当今的科研热门。
我国三叠纪水生爬行动物的研究始于胡氏贵州龙的发现。近年来,科学家不断深入研究,将倾心撰写的科研文章,融入我国古脊椎动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1995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发布鉴定结论:“贵州兴义是我国已知海相地层中唯一同时发现三叠纪爬行动物和鱼化石的产地,如此众多的爬行动物和鱼化石在一个产地相同层位中发现,在国外相关的海相地层中也是罕见的”。《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鉴定结论,标题是《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被认定》,引起全球巨大关注。
兴义地区中三叠纪的爬行动物和鱼类化石的发现,对古脊椎动物学、古动物学、古生态学和古化石埋藏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很多朋友会问:“贵州龙”是恐龙吗?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从时间上看,贵州龙生活在2。4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而恐龙则生活在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从生存环境来看,贵州龙长期生活在水里,而恐龙基本上是一群陆生动物,是在贵州龙绝灭以后才出现的,所以它们一点关系也没有,它之所以被叫做“龙”,完全是命名习惯的缘故。“贵州龙”是一支在向水生生活适应过程中逐渐演化的过度性物种,它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曾是茫茫大海的见证,是我们这一片土地对生物进化、物种起源等科学研究的依据。
贵州龙动物群发现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研究层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地质变迁和生物演化过程中得到启示,要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倍加热爱自然、珍惜自然、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好了,各位来宾,今天我们的探寻“贵州龙”之旅就到此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一段美好的回忆,谢谢大家!
贵州导游词2龙宫外的风景点有龙门瀑布、蚌岩飞燕、花鱼桃源、云山石林、卧龙池、坝上桥等。龙门瀑布在龙宫宫门近旁,是由天池水通过洞窗直泻而下形成。瀑布宽约二十五米,高达三十四米。瀑声如雪崩雷鸣,宽度和高度为洞中瀑布所罕见。当地群众称此景为“白龙出巢”。天池后山上建有石林公园。
旋塘在“四进龙宫”清水洞附近,系一水塘名,并以此作寨名。旋塘直径一百二十米,塘水常年旋转不停,从塘边旋转到塘的中心。旋转不停的原因,是塘的中心有一消水坑,流水急速下潜,形成奇特景观。寨子内有两座秀丽石山,山、水、寨子映衬如画。
“蚌壳飞燕”,位于蚌壳岩。蚌壳岩是一巨大的偏岩,上部前倾,形似蚌壳。岩上有大大小小的洞穴,燕子营巢其间。有数千只燕子颉颃上下,往来不息。蚌壳山下,开出“虎穴洞”,洞内有“重重山”、“面面景”、“上瑶台”等景观。
龙宫 龙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27公里,有高等级公路直达景区。
龙宫风景区以水溶洞群为主体,更集旱溶洞、瀑布、峡谷、峰丛、绝壁、湖泊、溪河、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于一身,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画图。
龙宫风景区以奇秀著称,尤以中心景区水溶洞全国最长,洞中瀑布全国最高,天然辐射率全国最低,被专家游人称为国内“三最”。毗邻的漩塘景区,又以“三绝”闻名,即为漩水之奇,短河之多,洞中佛堂之大。步入龙宫,如入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让人留连忘返,乐不思归。
贵州导游词3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区西南二十七公里,距黄果树瀑布三十多公里,属安顺县马头乡龙潭村。龙宫1980年发现,以暗湖溶洞称奇,泛舟湖上,可作洞中游。
龙宫全长三千多米,由暗河连接五组溶洞组成。群众习称“五进龙宫”。一进龙宫由宫门到蚌壳岩,二进龙宫由蚌壳岩到花鱼塘,三进龙宫由花鱼塘到青鱼洞,四进龙宫由青鱼洞到枫树洞,五进龙宫由旋塘经观音洞到小菜花湖。暗河水最深处二十八米,最宽处三十多米,最窄处只能容一小船出入。
龙宫前是一开阔深潭,名“天池”,又名“龙潭”,系高山小湖泊,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湖水澄碧,水深四十三米。池边崖石壁立,为古树藤萝覆盖。进入宫门,迎面是“群龙迎客”,青黝的洞顶垂下十数条钟乳石,张牙舞瓜,酷似龙形。暗河水平稳凝重,幽深莫测,水港曲折迷离。
龙宫与一般旱洞不同,它浸在一泓碧水中。泛舟穿行溶洞间,宛如荡舟“龙王水晶宫”。
面积约八平方公里的龙宫风景区里,还有因岩溶发育形成的大小旱洞二十多个,有新寨洞、龙旗洞、天剑洞和虎穴洞。四洞中以新寨洞最大,又名“玉柱洞”,洞深一公里许,有七个洞厅和奇丽多姿的岩溶景观。玉柱洞、龙旗洞、天剑洞,因洞中有奇特的石柱、石幔、石笋,形似玉柱、龙旗、宝剑得名。虎穴洞得名,因附近有一山 ……此处隐藏13300个字……永、合江三县交界,赤水河、习水河横贯南北,北注长江,水陆通衢,江连吴楚,素有“川黔锁钥”、“黔北门户”之称。
赤水始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先后名为仁怀县、仁怀厅、仁怀直隶厅、赤水厅。民国三年(1914)设立赤水县。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赤水县,设立赤水市。全市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29万(注:以最新统计为准)。
赤水海拔1730米,最低221米,相对高差近1500米,因特殊地理因素形成罕见的“南亚飞地”气候特征,因而为亚热带生物创造了优越的生存和活动的条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拥有森林100多万亩,楠竹40多万亩,杂竹20多万亩,为全国“十大竹乡”之一。境内有各类植物达1000余种,种子植物5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25种,如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杉。这里是全国面积、占有量最多的桫椤王国。有国内罕见的小金花茶。这里有各种动物400余种,其中昆虫114种,鸟类13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云豹、长尾雉、苏门翔等达22种,被称为动物的天堂。
赤水地质奇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1280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切割雕塑成一条条峡谷,一座座绝壁,一处处岩穴,一条条瀑布,形成了门类齐全、质量上乘、品位高雅的自然风景区。被旅游专家誉为“千瀑之市”、“竹子之乡”、“桫椤王国”、“丹霞之冠”。1994年,国务院正式将这一片风水宝地以赤水行政区命名为“赤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已开放的景区景点有十丈洞、燕子岩、四洞沟、大白岩(五柱峰)、竹海公园、中国侏罗纪公园等六大自然风景区,以及复兴场、大洞场、丙安场等人文景区。天台山、九角洞、月亮湖、九曲湖、长嵌沟、仁友溪、华平、盘龙等景区等正在开发建设之中。
赤水地处云、贵、川三省边缘交会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汉代的中郎将唐蒙兵临夜郎古国,到南宋总制袁世明征剿赤水苗蛮;从明万历年李化龙的平播之役,到清代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部西进,及至1935年,毛泽东指挥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史诗般的“四渡赤水”之战,朝朝代代,烽烟不息,各路豪杰,饮马赤水,逐鹿黔北,上演过一幕又一幕历史壮剧。多少仁人志士的鲜血,染红千里赤水,终于铸就了一条英雄河的千古美名。
朋友们:赤水是一方红色土地,更是一方因川盐入黔而形成的多元文化的开放土地。赤水人才辈出,并以革故创新闻名于世,他们所创造出的多项贵州第一,乃至全国第一,是他们聪明与才智的见证。
古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赤水人民热情欢迎各位朋友到赤水旅游观光,考察投资,开发建设,共谋发展!
〔提示:凡到各景区之前,必先对此行目的地作简要介绍。以下为去十丈洞、燕子岩方向的说明词〕
今天,我们要去观光的景区一是十丈洞,二是燕子岩,路途还要参观千年古县城复兴场、美丽迷人的风溪河。十丈洞距市区38公里,燕子岩距市区25公里。不过,这两个景区都在同一条游览线上,就好比一根藤上结的两个瓜。
〔提示:以下为出城后经过赤水河→大同桥(千鹤岛)→复兴场→风溪口路段的综合性导游词〕
(赤水河)
大家看,前面那条血红色的河流,就是名扬天下的赤水河。看到这条河,就使人想起红军四渡赤水烈士们流淌的热血,想起民族英雄岳飞的那首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赤水河,为长江一级支流,古代有很多称呼,汉代叫大涉水,晋代叫安乐水,唐代叫赤虺河。有的河段又称芒部水、习部水、齐郎河、鱼洞河、洗白河、板桥河、保尚河、拉埃河、罗甸河、铜东河、怀河、仁水、之溪、之江等等,一直到清代中期,才统称为“赤水河”,一个名字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不可思议的是,就是这条红浪滚滚的河,每到重阳节至第二年端午节之间,河水一下变得清澈透明,古老的茅台人利用这一时段蒸酒,居然酿出了如天宫玉液般的茅台酒!更不可思议的是,沿河北去,名酒迭出,如习酒、郎酒、泸州、藏酒、国宴酒、茅河酒、怀酒、小糊涂仙、酒中酒、赤水老窖、楠乡大曲、华平大曲、名河窖酒……凡沾了赤水河山泉的酒,都一个个国色天香,浩气冲天,誉满天下。所谓一杯赤水酒,万丈英雄气。当年,毛泽东就在这里开怀豪饮,于是赋就了一篇“四渡赤水”的千古绝唱。
所以有人又说:赤水河是国酒的母亲河,是中华酒文化的源头,是一条流淌着诗人豪气、英雄侠气、天地正气的“美酒河”!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鱼洞乡大洞口,流经云南的威信县、贵州的毕节市、金沙县、四川的叙永县、贵州的仁怀市、四川的古蔺县、贵州的习水县、赤水市,最后在四川的合江县注入长江。赤水河共有40多条一、二级支流,大小支流352条,全长524公里,流域面积2040平方公里,共辖3省13个市县,数百个乡镇,故被称为川、滇、黔三省共享的“界河”。赤水市境内,有支流14条,总长230公里,流域面积1195.25平方公里。较有名的有大同河、习水河、中渡河、劳溪等,都可以分段通航,赤水河通航里程达700余华里,曾在川盐入黔的运输发挥过重大作用。由于河床落差大,从海拔1500米的发源地递降到海拔203.1米的入江口,故一路河岸峰峦叠嶂,滩险水急。明代诗人吴国伦在《赤虺河》一诗中作了生动描述:
万里赤虺河,山深毒雾多;
遥疑驱象马,直欲捣岷峨。
筏趁飞流下,樯穿怒石过。
劝郎今莫渡,不止为风波。
吴先生劝我们莫渡赤水河,是因为这条如孽龙般的河,不知吞食了多少船只,吞食了多少人的性命!满江红,满江血,浩浩荡荡,奔流不回。这种长达8个月的红色汛期,是自然中一大奇观。其实,这是丹霞地貌岩石被风化、冲刷造成的,并不同于黄河,黄河浑浊是黄土高坡的泥土流失。因此,有人说:祖国母亲身上的真正“血液”,就是赤水河。
(大同桥·千鹤岛)
〔提示:建议凡去四洞沟的团队,因时间较充裕,可停车3分钟远观千鹤岛;去十丈洞、大白岩方向的团队则减慢车速,巡视一遍即可〕
这座桥叫大同桥。过桥就是黔北商城大同古镇,四洞沟景区就在古镇那边。
现在大家往左前方看,那条支流就叫大同河,河口一带叫截角丫,靠右山嘴,过去建有渡口码头,一边还有座“映江寺”,河口中间,那座翠竹覆盖着的沙洲就是四方闻名的千鹤岛。别看只有一百来亩,栖居的白鹤却多达千只万只。从古到今,祖祖辈辈,不知有多少上上下下的盐船、竹筏,凡经过千鹤岛,都要友好地向白鹤们打声招呼:“鹤们好啊!”据说就能保一路平安。有一年,一个姓查的船工,不信邪摸上小岛偷了几个白鹤蛋,这一下激怒了千百只白鹤紧追不舍,硬是让那只盐船撞礁人亡。当地一位90多岁的老人还记得,他在孩童时代就打过交道的一只老“白鹤王”到现在还活着,仍然统治着这块领土。在赤水河,这样不可思议的神秘故事随手可拈。古人讲“松鹤延年”、“鹿鹤同春”,白鹤作为长寿飞禽一直是中华民间风俗画的主题。今天,各位有幸看到这么多白鹤的舞姿丽影,相信有灵性的白鹤仙子们一定会保佑大家身体安康,事业有成,长寿永年!